國內很多消費者偏愛比較白面粉及用其制成的饅頭、面條和水餃等食品。面粉色度是小麥磨粉品質的主要指標,由于其與出粉率、灰分和麩星含量等有著內在的聯系,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面粉的質量和制粉精度;從工藝上講要提高面粉色度除了使用面粉增白劑外,還可通過完善工藝、合理搭配(選擇小麥品種)、加強清理(入磨前盡量去除雜質、異種糧、霉變粒等,研磨過程中力求麩皮完整,分清篩凈)等方式來實現。下面小編講解一下小麥面粉加工設備中增加面粉白度的方法;
1、原糧搭配:在工藝條件相對穩定的情況下,小麥的色度決定著面粉的色度,快速測定小麥色度,可為面粉廠選擇小麥和小麥搭配生產提供準確依據。面粉的原始色度取決于小麥的品種、產地、生長期、光照等。一般來講紅麥粉色度比白麥粉高,軟質麥粉比硬質麥粉高,新麥粉比陳麥粉高。即使面筋相近的情況下,不同品種的混合麥由于其品質的互補性比單一品種的小麥成品色度要高。因此,在選擇原糧時,在面筋含量及質量滿足市場要求后,盡量搭配軟質紅麥,黃麥;在考慮成本因素后,盡量選擇色澤新鮮的近期小麥。
2、減少麩星:這是提高面粉色度的好方法,也是相對困難的方法。
3、原糧清理:完善的原糧清理是制粉的前提,雜質中對色度影響大的蕎子等,要盡可能清理干凈,使凈麥含雜量控制在015%以下。
4、正確選擇磨輥技術特性:磨輥技術特性中影響色度的主要是齒角和排列方式。前路皮磨主要是制作心渣、過大的前角使物料含粉過多、清粉效果差,色度會降低。后路皮磨重點是剝刮,兼顧麩皮的完整性,過小的前角使麩皮太碎,面粉的色度就會降低,同時還影響麩皮的售價。因此,前路皮磨選擇鈍對鈍排列,前角不要>60b.
6、充分發揮清粉機的效能:很多廠家用雙倉清粉機處理IB的中交,是一種浪費,它嚴重制約了產量的提高。如果清粉機可以分別處理來自前皮下交,后皮及渣篩中交,前心及重篩上交,雖然處理小麥效率略有下降,但清粉機處理量較小,料層薄而均勻,吸風量小,效果極為理想。
8、控制面粉的粗細度和水分:相同體積的面粉細度越細,面粉顆粒的表面積越大,反光率高,色度就增加。在國標范圍內,成品水分接近上限對提高色度有明顯效果,它不僅能減少麩星,還能提高經濟效益。
10、增白劑的使用:使用增白劑是提高商品面粉色度,關鍵是添加量的問題。認為多加增白劑面粉會越白,這是個誤區。面粉的增白效果取決于面粉中可氧化胡蘿卜素的含量,添加過多的增白劑只能增加成本。試驗結果表明,超過萬分之四的添加量,色度曲線呈直線下降之勢。國標規定面粉中過氧化苯甲酰含量小于60mg/kg是極其科學的。